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

玩家請坐! 揪好友,一起來桌遊

幾個朋友,圍桌而坐,動手動腦玩遊戲…這不是打麻將,而是玩法、規則、樂趣、益智程度更高的桌上遊戲,你,玩了沒?
【何謂桌遊】
「桌遊」一詞也許你覺得陌生,但其實多數人都接觸過,它是來自歐美的Boardgame,玩家簡稱BG,台灣的中文官方翻譯是「桌上遊戲」,簡稱桌遊。不論是一人腦力激盪或多人聚會同樂,皆可找到適合的遊戲,國人熟知的撲克牌即為其中一種。
【桌遊背景】
桌上遊戲起源自歐美,最初是家庭聚會時的休閒遊戲,後來演變成熱門的社交活動,它以各種不同的主題及遊戲規則,變化出2萬多種遊戲,風靡西方國家30多年,擁有各年齡層玩家,與書本同屬出版文物類。
國內較知名例子如撲克牌、象棋、圍棋、跳棋、大富翁、UNO等,以每年新增2千套的速度成長,台北國際書展也設有專區,德國艾森舉辦的展覽會每年更吸引上萬玩家前往朝聖,顯示桌遊市場逐步壯大。
【桌遊特色】
受歡迎的桌上遊戲有個共同特色:具濃厚故事性,以史前、中古、現代、太空等不同時空,營造出特定主題氛圍,搭配戰爭、冒險、建築等風格,並結合不同交通工具、城市、人物,輔以精巧配件與插圖,讓玩家在遊戲的同時進入自創的「故事」中,獲得樂趣與滿足。
【哪裡可玩】
早期接觸桌遊的管道有限,玩家只能向國外訂購,並自行閱讀英文遊戲規則,使其市場侷限於高知識消費群,目前國內桌遊已有業者代理進口。中文版遊戲的推出,讓市場迅速擴大,甚至有國人自行研發遊戲。
為讓玩家立即上手,業者藉由遊戲餐廳、遊戲咖啡廳等,提供現場專人教學,有些還結合餐飲,點杯飲料就能坐上一天。欲體驗者,可上網搜尋離自家最近的桌遊教學據點,親自感受其魅力。
【如何選購】
面對五花八門的桌上遊戲,新手玩家初次選購都會問:「哪個遊戲比較好玩?」業者多半建議「試了就知道」。
你可以到提供教學試玩的店家,實際玩過再決定,若不能親自試玩,要先考慮玩的人數、遊戲時間、遊戲對象三個先決條件,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遊戲。
【遊戲對象】
遊戲對象是決定遊戲好玩與否的關鍵,大部分桌遊適用於2到5人,有些甚至高達8人;適合年齡可略分為8歲以下、8至12歲及12歲以上。
遊戲複雜度可依盒外標示的遊戲時間判斷,30分鐘內多以運氣、娛樂成分為主,屬於輕鬆易學的入門款;30至60分鐘的思考性提高,適合入門玩家;60分鐘以上則複雜度提高,須完整布局配合應變能力,適合進階玩家。
【遊戲推薦】
桌上遊戲以不同屬性適合不同玩家,家庭聚會時,簡單易學且老少咸宜的遊戲較適合,如「小吃大胃王」、「妙廚上菜」;大學生喜歡刺激度較高的遊戲,以「富饒之城」、「矮人礦坑」、「砰!」為代表;經典遊戲有「卡坦島」、「石器時代」、「太陽神」等。
聯誼活動中炒熱氣氛者,非「送禮高手」莫屬;「德國心臟病」玩法類似撲克牌的心臟病,娛樂性高,也是聚會遊戲首選;資深玩家可嘗試挑戰「波多黎各」、「電力公司」等縝密思考的遊戲。
【桌遊優點】
桌遊最吸引人處在其互動性,不但能培養觀察力、聯想力、思考力、反應能力,也能聯絡情誼。此外,藉由向夥伴解說遊戲規則,練習有條理的表達、使人一聽就懂,可訓練口語表達能力,這是線上遊戲無法比擬的。
有些國小、國中老師將桌上遊戲設計為社團活動的一部分,也有企業將之納入教育訓練課程。

【2011-06-11/聯合報/G12版/生活周報室內休閒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